晚报讯“过去5年,我国网络犯罪案件每年增长约30%,2012年达7.2万件。”昨天在沪举办的首届电子证据高峰论坛暨2013网络犯罪与社会安全论坛上,公安部网络侦察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许剑卓对日益增加的网络犯罪表示了担忧。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安中心书记严则明指出,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全称electronic I-Dentity)技术已经成熟,人大立法后便可全面推广。届时,每个公民都将拥有唯一的eID,即俗称的“网络电子身份证”,此举能实现前台匿名后台实名,既保护公民隐私又保障网络安全。
公安部网络侦察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许剑卓在论坛开幕发言中介绍,过去5年,我国网络犯罪案件每年增长约30%,公安机关每年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更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陆卫东介绍,2011年上海公安机关侦破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案件1800多件,同比增长22.8%;2012年侦破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案件2600多件;今年一季度,受理网络违法犯罪案件860多起,同比增幅达64.7%。目前网络违法犯罪的形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互联网作为信息发布和联络的工具,主要违法犯罪活动在网下实施,如网络贩卖枪支弹药等;第二类是通过网络空间实施犯罪,如网络诈骗、盗窃网银等;第三类是将网络系统作为攻击目标,如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传播计算机病毒等。
“犯罪嫌疑人通过计算机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作案,足不出户就能犯罪,但公安机关要千里跋涉去多地取证,还要费尽周折确定作案人身份。”严则明指出,打击网络犯罪的成本居高不下。他在《eID——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基础设施》的主题发言中指出,网络电子身份证将人们的网络身份和自然身份一一对应,做到唯一性和不可抵赖性,从而形成虚拟社会管理制度。eID是政府部门颁发的身份文件,由公安部门签发给公民,用于互联网上远程证实身份的普适性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它是远程的,普适性的,也是最高级的。目前,欧盟很多国家已经颁发了eID来替代传统的身份证。在我国eID目前叫“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尚在试点,立法以后就叫“eID网络电子身份证件”。
“现实社会中,坐飞机住旅店要身份证,但去饭店吃饭或逛菜场并不需要。”严则明表示,将来电子身份标识在应用中也是同理,会根据具体场景和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实名,不会侵犯用户隐私。
声明:本文转自新闻晚报